课题研究 | 创新文化建设机制探析
摘要:创新文化是符合创新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制度体系、精神氛围的总和。建设创新文化利于推进创造价值和扩大经济规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利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发新质生产力。建设创新文化,要从化总体思路和重要目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创新政策统筹协调、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增强领导创新能力等八个方面入手,系统完善创新文化的建设机制。
关键词:创新文化 企业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要求坚持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同年11月,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针对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提出:“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要求,提出明确指示。“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关键是质优,特点是创新。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抓住创新这个关键,要创新就必须先培育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文化的建设机制。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
(一)创新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1.创新的定义
创新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一路引领现代文明的动力。
创新是事业、企业和人们的需求。例如,优质高效需要开拓创新,服务争优要求开拓创新,盈利增加仰仗开拓创新,效益看好需要开拓创新,事业发展依靠开拓创新,所以,创新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创新是事业竞争取胜的最佳手段,创新是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的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2.创新的哲学内涵
首先,从意识的角度来说,创新就是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地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创新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自我存在的矛盾面,其发展必然推动自我的行为的发展,推动自我生命的发展。创意是创新的开始形态,意识的新发展是人对于自我的创新。发现与创新构成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解放,是人类自我创造及发展的核心矛盾关系。
其次,从实践的角度说,创新就是能将这种认识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贯穿于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创新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本质的再创造。人类通过物质世界的一再创造,创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所以,创新是物质的发展。物质形态对于我们来说是具体矛盾。我们认识的宇宙与哲学的宇宙在哲学上代表了实践的范畴与实践的矛盾世界两个不同的涵义。创新就是创造实践范畴的新事物。任何有限的存在都是可以无限再创造的,创新的无限性在于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第三,从辩证法的角度说,矛盾是创新的核心。创新包括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从而也就包括肯定之否定与否定之肯定。前者是从认同到批判的暂时过程,而后者是一种自我批判的永恒阶段。所以,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怀疑”,是永无止境的。矛盾是物质的本质与形式的统一,物质的具体存在者与存在本身都是矛盾的。任何以人的自我内在矛盾创造的新事物都是创新。
最后,人是自我创新的结果。人以创新为手段创造出人对于自然的否定性发展,这是人超越自然达成自觉自我的基本路径。人的内在自觉与外在自发构成规律,在物质的总体上形成对立的内在必然与外在必然的差异。创新就是人的自觉自发,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与积累行为构成一个矛盾发展过程,是对于重复、简单的劳动方式的否定,是对于人类实践范畴的超越,是以新的创造方式创造新的自我。
3.创新的领域
首先,创新无处不在。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创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因此,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等。
其次,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指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涵盖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发现,二是技术工艺的创新。在现代社会,大学、科学工程研究等研究机构是基础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而企业是应用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
第三,企业创新是现代经济创新的基本构成部分。企业往往由生产、采购、营销、服务、技术研发、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部门组成,因而企业的创新涵盖这些职能部门。企业创新包括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等。何道谊在《技术创新、商业创新、企业创新与全方面创新》一文中将企业创新分为企业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十个方面的创新。
(二)创新文化的内涵
1.创新文化的定义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是符合区域创新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制度体系、精神氛围的总和。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
2.创新文化的内涵
按照不同的标准,创新文化的分类也不同,按照创新文化的构成,创新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主体创新文化。主体创新文化是指创新主体——人自身必备的文化特质(如精神、思想、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及其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精神创新,主体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思想观念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自主创新的前提;知识创新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要确立创新思维方式,形成创新思维品格;学风创新与学术道德养成,应摒弃浮躁、淡泊名利、诚实守信、尊重科学,以创造为荣,以造假为耻;行为文化创新,从“枪打出头鸟”转向“敢为天下先”,从“孤芳自赏”走向社会大舞台,从“小山头”走向多元共生等。除外,它还包括人才文化创新、领导方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等。
其次,制度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中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府运作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制度创新、科研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创新、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与体制创新、技术市场体制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等。
第三,环境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是指有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各种社会环境、氛围、服务平台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创新的氛围,以及文化环境创新、法律环境创新、政策环境创新、市场环境创新、资本(金融、税收)环境创新,服务环境(公共基础平台)创新等。
二、建设创新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具有导引、调节、约束、控制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作用。创新文化的核心是激励创新、鼓励探索、包容个性、宽容失败,因而它对创新区域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服务功能、“造势”功能、约束功能。创新文化推动、培育、引导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反过来促进、丰富、升华创新文化。总之,创新文化构成了创新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一)建设创新文化利于推进创造价值和扩大经济规模
首先,创新文化有利于独特价值的创造。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路的活动。创新的本质就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建设创新文化,开展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与完善。
其次,创新文化有利于劳动与生产力矛盾的进步转化。劳动的基本矛盾关系是生产工具与劳动力,劳动力与生产工具的矛盾发展推动生产力整体的革命性进步。创新劳动是这种矛盾关系的突破,是劳动的新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创新是人类对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发现,创新的社会化形成整体的社会生产力进步。
第三,创新文化有利于生产规模的社会化扩大。在经济领域,创新是劳动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置因素,形成规模性效益的源泉。创新与积累是劳动形成经济发展的两大矛盾性劳动根源。创新的价值在以新的生产方式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力,创造新形式的劳动成果或者更大规模的生产。
(二)建设创新文化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思想的主流。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异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更新的人。对知识经济来说,“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所以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
同样都是做企业,靠什么说话才会更有力?同样从事制造业,如何能使同类产品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同样从事服务,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更愿意尝试和接受?唯有创新,创新的重点在于“新”而非“创”,只有新的亮点,别于其他同行业同类型产品,才能吸引顾客的眼球,才能取得与客户接触的机会,进而实现合作。事实证明,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三)建设创新文化利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首先,创新文化能够激发企业的活力。创新的客观要求可以理解为“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创新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激活活力,转型升级的过程。创新文化要求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创新,同时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管理中创新,并且以宽容,支持的态度去鼓励创新。创新使得企业的每一个构成元素都活跃起来,以新的构成形式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转型升级的态势,使企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更为积极和主动。
其次,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在多领域长期坚持。创新文化建设不是特指某一个时间段,创新应该作为一种文化,长期作用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不能是前期去支配创新,后期扼杀创新;创新文化建设也不是在生产方面鼓励创新,在生活方面阻止创新。创新文化建设是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包括在创新领域上的创新。
第三,创新文化的建设本身是企业升级的过程。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对创新文化的建设必须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目标,要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从观念引导到行动实现,这一过程就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基地、开放、结果的过程。
(四)建设创新文化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社会要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创新是灵魂、是动力。加强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把企业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原动力、生命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创新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和标志。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今文化发展和繁荣,创新制胜,内容为王。文化决定了协作的意愿、频率、范围和深度,文化的影响和对于创新的管理能力共同决定了企业创新的产生。为此,要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素质,始终求索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征程上。
三、完善创新文化的建设机制
创新和创新文化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应从八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一)必须优化总体思路和重要目标
1.坚持创新总体思路
通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帮助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理解并把握国家创新的总体思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2.遵守创新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壁垒,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其次,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第三,坚持遵循规律。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等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最后,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积极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模式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3.抓住主要目标
企业创新必须服务于提高新质生产力这一目标。提高新质生产力的总目标又可以分解为以下分目标:一是,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创新活动竞相迸发;二是,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进而打造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三是,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必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首先,完善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其次,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要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第三,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强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强化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最后,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的压力机制。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运用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三)必须建立市场导向机制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向导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成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首先,积极参与支持、扩大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科技规划要聚焦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领域研究,竞争类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技术路线和要素配置模式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
其次,大力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一是,市场向导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二是,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三是,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四是,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要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探索在战略性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等向社会开放力度。
第三,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研究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放宽民口企业和科研单位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采购范围。
最后,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四)必须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在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中,要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
首先,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
其次,提交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交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收益比例。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健全职务发明的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不作为工资总额基数。
第三,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工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积极总结试点经验,抓紧确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标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原则上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结合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研究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创新政策。
(五)必须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
首先,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对开展国际研发合作项目所需付汇,实行研发单位事先承诺,商务、科技、税务部门事后并联监管。对科研人员因公出国进行分类管理,放宽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制管理政策。改革检验管理,对研发所需设备,样本及样品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用重点审核、抽检、免检等方式,提交审核效率。
其次,优化境外创新投资管理制度。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合力支持国内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强化技术贸易措施和风险预警机制。鼓励上市公司海外投资创新项目,改革投资信息披露制度,在相关部门确认不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前提下,按照中外企业商务谈判进展,适时披露相关信息。
第三,扩大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制定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发的管理办法,按照对等开发、保障安全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基础研究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研究等领域,统筹考虑国家科研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研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引导外资研发中心开展高附加值原创性研发活动,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华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
(六)必须用好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更好发挥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善于借助和用好创新政策,推进企业的突破创新和持续发展。
首先,要借助并用好创新政策的统筹。在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强化军民融合创新中,在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中,积极听取,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确保政策的及时调整、完善、贯彻和执行。
其次,要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考核,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
第三,要适应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和职能定位,建立责权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最后,要积极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推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授权开展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改革试验,努力在重要领域的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展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七)必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
围绕建设创新文化,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人才队伍,按照创新规略培养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首先,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急需性。加快实现从标准化转向差异化的生产模式,从层级化转向扁平化管理模式,从制造商转向服务商的盈利模式。看业态创新,着力推动产业的互联互通,产业的一体融合,产业共生共荣。再看价值创新,为民众拓展更多的选择,为社会增添更绚丽的色彩,为生活沉淀更丰富的意义。人类跨越了蒸汽机时代,告别了电气化时代,经历了信息时代,正开创着智能化时代。“持续性创新”活力犹在,“颠覆性创新”业已隐约显现其锐利的锋芒:推翻既定的价值模式,打破现有的势力平衡,改变传统的竞争格局,创新急需创新人才。
其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第三,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所在单位批准,可带着科研项目的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所创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促进人才双向自由流动。
第四,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制定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的意见,加快制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广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从事创新研究。
最后,创新条件和方法促进人尽其才。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主客观条件巧妙的产物,是多种因素的结晶。从客观条件讲,必须有良好的文化学术环境,以利于杰出人才的成长和新发现、新创造的涌现。从主观条件讲,文化学术工作者要能重大创新,必须具有忧国忧民的意识,刻苦钻研的精神,求真务实厚积薄发的学风。从创新方法看,一要好奇——创新意识的萌芽;二要兴趣——创新思维的营养;三要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四要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通过直接式学习法、模仿学习法、探源索引学习法、创新性阅读法、创新性课堂学习法等、形成一定的品质、技能和行为习惯,进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绽放新作为。
(八)必须增强领导创新能力
第一,要特别重视领导创新能力。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文化,尤其在组织中构建有助于创新的领导风格。管理学家将领导风格分为强制型、权威型、亲和型、民主型、领导型和辅导型等六类,认为其中最有利于创新的是最后四种风格。这四种领导风格构成了领导创新能力。各级各类领导、管理者在创新文化建设中都应力求成为这样的创新型领导人物。
第二,领导要不断增强五感。一要增强现代感,创新要适应社会发展、市场要求、人民意愿、生产进步等。二要增强紧迫感,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不创新就会被淘汰。”三要增强责任感,乔布斯之所以成为创新的旗手和楷模,主要是他有终身创新的意愿和以创新克服自身缺陷的愿望。四是增强求索感,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获得2012中国最高科技奖,他说:“创新无处不在”。五是增强自强感,要在自觉自信自强中,把中国创造推向世界,造福人类。
第三,领导要激发创新思维。如果说领导是工作胜利事业成功的关键,那么创新思维则是关键的关键。创新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不断激励人类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李政道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许多有成就的专家都说,思维要经常变化,不要不敢想,不要怕权威,不要众说纷纭、人云亦云,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有多种。
第四,要建造创新维度。一要建设原创度,以原始创新为主,一味模仿创新有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二要建设自由度,倡导自由、宽松的知识生产,学术探讨的环境。三要建设协作度,注重团队协作。四要建设支持度,多方位的环境支持包括政府、法制、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五是激励度,为自主创新提供激励鼓励机制。六是开放度,以开放博纳的心胸接纳八方人才与他山之石。国外许多大公司如南非自然资源公司、欧洲的制药公司、日本的啤酒公司和美国的金融服务公司等都制定了宽容挫折、允许失败的方针,可作借鉴。
最后,领导要推动部署完整的创新战略。领导者应当将创新作为整个业务的核心,围绕创新来选择合适的目标战略。CEO必须兼任CIO,也就是首席创新官。推动创新,领导者必须将八项要素整合到工作业务当中。一是激动人心的目的,二是宏伟远大的目标,三是精挑细选的战略,四是独一无二的核心实力,五是提供支持的结构,六是稳定可靠的系统,七是大胆开放的文化,八是鼓舞人心的领导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进一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科技、人才、创新只有通过企业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力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